修理自己的日常筆記:止念
如果試著讓自己在一秒鐘的時間內,不要有任何念頭,究竟有多難?
這真的很難說,只有自己試試看才知道。
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十分神奇,自有記憶以來,生命就一直派出不同的發生與人物,跟我講述同一件事:孩子,練習停止你的念頭。
我嘗試過,但是從來沒有持續,所以我算是忽略了所有的聲音。固執的堅持好好與我那繁雜的念頭共處,即使隨著年齡的增長,加上那與生俱來就敏感的性情,我內心的雜念每年有增無減。我想我清楚自己的困擾,但是多年來我更喜歡用複雜、絢麗和戲劇化的架構,用向外求的方式去解決我的問題。簡單地面對自己真的太無聊(其實是太簡單但是太難了)我依然沒有想起過試試看,練習靜心。
但生命總是很慈悲又有創意,如果你沒有想要用簡單一點的方式讓自己好過一點,那祂就會很有愛心的發揮創意,讓你經歷各種有趣又激昂的劇本,當然標配是一定要很痛很有感,不然像我這種固執的傢伙有點難處理。
大約在6-7年前,我比較願意學習臣服了,心血來潮,決定要改改自己的個性。
所以「反求諸己」、「一切都是我的錯」和「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」是幾個陪伴我的好朋友。讓我碰到事情的時候,至少願意逼逼自己去想想,去反思反省:事情真的是我想的那樣嗎?不得不說,對某個階段的我來說還是很有幫助的,雖然骨子裡依然很叛逆且自我中心,但是我至少願意主動的讓一點反作用力進入思維,去看看事情不同的角度。至少表面我可以看起來更好相處些,也比較「乖巧可愛」。
但是這練習跟我腦中那念頭大軍的多寡依然無關。花很多時間返求知己、反省自己和無意識的表演一個更良善的自己,也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,讓腦海中那如冥府般百萬個流浪的念頭鬼魂中出現了一點「新意」,似乎是一念換一念的概念,也可以說是人人常掛在嘴上的:「轉念」。
找一個「好」的思想,取代一個「壞」的思想。用一個「善」的念頭,換一個「惡」的念頭,或是試著用「正向」的思維轉掉「負面」的思維。這些置換功法,真的不論好壞,但我知道這個過程不得讓我使用更多的「頭腦」,念頭有的時候是倍數增加,需要一直不斷去辨別、在二元之中找出所謂的「更好」,反省中有的時後會出現的不是豁然開朗,有時也會冒出自責、自貶、自我懷疑以及我最常出現的:壓抑。
一年前,第一次聽到「我群」這兩個字。
「群」!
我,不是只有一個。還是一群「我」。
我們老是想要渡「眾生」,但眾生是在「外面」?還是在我「裡面」?
這對我來說真的很震撼,大眾所信仰的聰明才智、超級大腦,真的很好用不是嗎?好用到沒有0.1秒不是停下來的,但是人人又都把「活在當下」掛在嘴上。真有趣,大家真的知道什麼是「當下」嗎?
噢,不妙,好像要開啟一個講不完的話題,先打住。
其實只是想說,謝謝生命最近來到我生命中的人們,特別是我的伴侶。我終於真的開始有乖乖在練「止念」了,收穫真的很大,怎麼大?再找一個篇幅來說好了。
總之,從今以後一定會常常提醒自己:「請練習好嗎?」
碰到任何事,念頭來,超越好壞,斬就對了。
更多生活的實修筆記會慢慢跟大家分享,但今天先說到這裡:)
*這幅畫是我2015年的油畫創作,現在看看,這不就是「我群」?
作品名稱:想太多